四、新人如何做知识付费
知识付费是一个长久可做的赛道,如果选择正确,沉淀越久越吃香,收入也越高。知识付费通常有两种玩法,一种是分销别人的知识产品,另一种是自己生产知识产品。
第一种方式优点是不用花时间生产产品,只需要分销别人的产品就行了,缺点是销售权、定价权、产品所有权都在对方,分销者很被动,获得的收益也有限。
第二种方式就是先通过学习、掌握并进行运用、验证、整理,总结出一定的经验,再传授给更多用户,虽然制作产品的时间比较长,但是适合长期做,自己可以掌握销售权和定价权,将收益最大化。
我做的就是第二种变现方式。

1.知识付费门槛
知识付费的门槛并不是很高,只要做好向下兼容就好了,如果不知道能做什么项目,我推荐从自己的经历出发,因为自己的经历才是我们熟悉、擅长的领域,比如:
①所学专业。专业一般是自己学习时间比较长的,这些是我们已有的技能,拿计算机专业来说:
如果擅长各种编程,可以教:编程的技巧、编程的理念、怎么制作小程序、怎么制作小工具等等。
如果擅长各种视频制作软件,像剪映操作、PR操作,可以教:怎么制作短视频,怎么让视频更吸引人等等。
如果擅长各种办公软件,像EXCEL、PPT,可以教:EXCEL和PPT的常用技巧、快捷方式等等。
如果考了某个证书,比如计算机软考,不要光考完就拉到了,可以看着别人的教程,翻录一些考证的视频,讲解考证的知识点。
②从事行业。自己长时间从事的行业也有很多知识可以传输,比如我从事的是机关工作,不做面试培训,我还可以做公文写作、笔试、面试、职场经验等等领域。
其他领域也是类似的,先专注一个领域,高认知打中认知,中认知打低认知,低认知打零认知,其实也是知识付费的市场下沉,只要你有优质内容输出,总会有需求的人来买单
2.要喜欢传输知识
知识付费需要个人有喜欢传输知识的欲望,起码不反感讲课。有的人天生是不能沉下心来讲课的,如果硬要从事知识付费行业,就会感觉很累,浑身不舒服,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,有的人天生适合做销售,有的人天生适合做科研,有的人天生适合讲课。
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努力,才会有做知识付费的动力。找到自己可以传输知识的领域,深耕下去,时间长了必定有收获。
3.知识付费难点
(1)自己做和教别人是两码事
就拿考试来说,让考进清北的人去中小学讲课,也不一定比普通老师讲的好多少。
所以,「自己能考好」和「教的学生考得好」是两种技能,前者靠「自己学习的天赋和努力」,后者靠「给别人传输知识的水平」。很多人自己做一件事能做好,但是并不能讲的很清楚。
我一开始讲面试的时候,就是无偿和进入面试的考生陪练,有时候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,但是表达的不是很清楚,或者自己讲的内容对方吸收的比较慢,我就花了一些时间来提升自己讲课的能力,思考怎么把知识点讲明白、讲通透。
讲课能力呢,说难也不算太难,讲得多了,自然就有经验了。
(2)难以做出差异性
目前我们常见到的知识付费课程,大多数是以快速入门、快速见效为噱头,吸引用户为之买单。但是细看之后就会发现,课程内容与市面上课程雷同较多,内容质量也是令人堪忧,没有太多值得的干货。
所以,用户重视的不是知识的数量多少,而是知识的含金量,特别是稀缺的、优质的、有价值的的知识。
所以,做知识付费要想打造壁垒,做出差异性,就更要专注这个领域,时间长了,对这个行业了解和认识会更深入,小白也会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。

(3)复购率较低
知识付费很多时候是一次性 交易,不像食品之类的消耗品可以多次复购,知识付费一般用户购买一次后就告一段落了,想做二次或者多次转化,往往是比较难的,所以需要不断引流新的学员。
(4)需要持续推广
很多人做课程就只是埋头把课程做好,但是做出来发现,根本没人去买,就是引流的方式方法有欠缺。只有用户知道你的产品好,才会在你这里消费,不管是知识付费还是其他行业,都是需要持续去引流的:
①付费引流:一般机构、团队运用这种比较多,就是打广告,买流量,1元或者9.9元低价课来吸引用户进入私域,从而转化高价课,这种适合一定规模的团队,个人初期并不适合。
②内容引流:通过持续输出有质量的文章、视频,让用户了解你能提供的价值,从而在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你。我的引流更多属于这种,我在引流方面,从来没有花过1分钱,都是通过自然流量来吸引用户。
其实,做任何赛道都没有那么简单,都需要对这个赛道认知上的积累,了解越深入,就会有越多变现和引流的方向。
五、10个知识付费经验
有很多小红书和知识付费经验,分享比较多的,我就不重复分享了,我说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吧。
1.尽量不做低客单价
不管是高客单价还是低客单价,都有沟通成本,而且低客单价的时间成本一点不比高客单价低,所以能做高客单价就不做低客单价。

拿我写的面试解析和作答逐字稿来说,我期间也尝试过卖我写的解析资料PDF版,价格19-39左右,也会有很多人私信购买,但是太浪费时间了,每个都得回复,即使一天卖个10份20份的,还不如我一节课的客单价高,搞的自己很累,后来我就基本不怎么做卖资料的引流了。
和低客单价比,高客单价会更加省心,粉丝素质也更高,变现也更多。
2.优化好付费资料引流
因为我的面试学员,大多数是看我的小红书笔记私信我的。还有一小部分,是通过资料找到我的,所以把引流资料做好,也可以拓展一些学员。
不管是免费还是付费资料,不要光只放资料和联系方式,也可以在资料里面添加自己的人设,这样对于那些不是通过小红书等平台认识你的,能更加全面了解你。
我的付费资料主要包含:面试真题解析部分+人设部分。

解析部分:就是我的小红书面试解析电子汇总版,因为小红书观看需要一个笔记一个笔记看,比较繁琐,所以一些粉丝会想要解析汇总版。
人设部分:如果只有解析,粉丝更多只是看我的解析,不会找我来拔高,所以我会在资料里增加体现我价值的部分。
a.我的介绍。把我的面试、上岸、工作经历在资料首页写明白,打造个人人设。
b.我的面试提升经验。我会整体讲讲面试提升的思路、方法,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提升的方式,怎么合理分配面试提升的时间,提升遇到瓶颈应该怎么解决等干货。
c.面试上岸截图。通过学员成绩来丰富自己的授课成果,把面试上岸的微信截图摆出来,让粉丝觉得,在我这里提升,他们也能上岸。
这些和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方向大体也是类似的。
3.变现是从0粉丝开始的
知识付费就是找到有需求的客户,并把课卖给他们,所以,不要迷恋什么粉丝数量,要找到有需求的精准粉丝。
我在小红书成交的第一个客户,就是做小红书一周左右,这个时候,我的粉丝只有几十个,当时,我在小红书评论区回答了一些题目的解析,然后粉丝就私信我面试怎么提升,我就跟她探讨了一些面试快速提升的方法,就顺理成章的成交了,最后这个学员也上岸了。

以为先把量做上去,再去变现,这种思路大概率是错误的。我小红书有4W粉丝,但以经验来说,愿意付费的更多是新增粉丝,粉丝数量多少对我来说更多只是个数字,并没有太多价值。
4.不会变现等于自嗨
所有流程都是为了变现服务的,没有变现渠道,都是无用功,前段时间一个做人民日报金句分享的小红书博主加我,她的账号有将近20W粉丝,问我变现的问题。
她说她20W粉的账号一个月变现才1000左右,你敢信?没有变现,很多时候更多是:数据漂亮,但是赢不了比赛。
所以,建议大家要架构好自己的变现内容,不要光盯着浏览量、点赞量、收藏量,要变现!变现!变现!
5.把干货都输出完了怎么办
很多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,我在文章、视频里把所有干货都讲完了,那怎么办呢?
我可以提供两个思路:
a.讲一部分,留一部分
如果课程价值点在实操,我们就讲讲理论;如果价值点在理论,我们就讲讲某个部分的理论点的实操,不要一次性讲完。
b.拆分细节,一次只讲一个小点
比如讲引流,我们可以一次讲一个引流的小方法,讲引流的小工具,讲引流的小技巧,讲引流的某些话术,拆成一个一个小细节点,就会有很多可以讲的内容。
6.笔记搜不到怎么办
如果笔记10分钟以内还没有小眼睛,大概率就是触发了审核,这个时候需要手动申诉下,步骤是:我→帮助与客服→笔记申诉。如果笔记没有问题的话,通常会在0.5~1个小时内审核通过。

7.需要不需要刷启动赞、藏?
不需要,如果笔记没有小眼睛,99%是内容有问题,刷赞藏没用,要考虑怎么把内容质量做上去,没有浏览大概率是内容不够吸引人。
8.需要不需要规避所有敏感词?
不需要。我的笔记一般字数比较多,一篇大约一两千字(图片+文字),我发笔记的时候一般不会做违禁词检测,因为那些违禁词检测网站,是把所有敏感词列为关键词,如果把这些字都替换掉,那笔记就牺牲了很多可读性。
以我的经验来说,有些是一定不能发的,像涉政的,发了一定过不了。
其他敏感词,比如极限词之类的,只要出现频率不多,问题是不大的。像下面一篇笔记,写了很多敏感词,但是依然能发出来。
所以一些词语能不能发,自己多测试测试就有答案了。

9.确定某个领域后,模仿、对标同行,同行就是最好的老师!
一开始不要用过多的分析方法,可以用蝉妈妈等分析工具,看看同行是怎么做视频的、怎么做图文的,复制它、模仿它,这个同行学习一点,那个同行学习一点,慢慢地就会掌握做爆款的方法。
记住一点:分析工具只是辅助,不要把工具作为主导。
如果确定了自己的赛道,如果不知道怎么做,那就去学习同行。
10.多请教、多链接
选题也好、其他也好,请教、链接能让自己事半功倍。很多时候我们遇到有变现渠道,但是不知道怎么引流,或者引流了后不知道怎么变现,这个时候如果迷茫,可以看生财文章,也可以多请教请教大佬,有时候大佬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你点透。
闭门造车大多数是造不出来,交流、请教很重要,比如我之前收款都是异地的大额,连续转账很容易风控,我就去请教别人怎么控制风控的问题,然后得到一些答案,比如运用 千 聊、小 鹅 通 等等。
所以呢,找有类似经验的人去交流,会很快得到准确的答案,这些坑很多都是别人都走过的,请教别人会更快得到想要的结果。